第二小学教学工作计划

来源:清河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:2023年12月22日

 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2023-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

  一、指导思想

  本学期,我校教学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继续落实国家“双减”政策,以国家、省、市、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南,围绕学校工作目标,立足实际,以“三提高”为主要抓手,创新教研形式,改革课堂教学和评价模式,优化学习共同体建设,加强学生阅读、书写、课堂习惯养成,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,教师能力提升。

  二、主要工作目标

  1.通过创新教研形式,改革课堂教学和评价模式,优化学习共同体建设,教会学生学会学习,充分发挥思政课“立德树人”的作用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

  2.创新作业形式,通过教师的自主学习,集体教研,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,提高作业管理水平。

  3.通过改革课后服务形式,逐渐提升教师的服务能力,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,提高课后服务水平。

  4.改革评价方式,落实学科教学,尤其是思政课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
  5.开展教学活动,让学生站在活动中央,学有所得,“玩”有所获,让每一个孩子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都能成为耀眼的小星星,让“人人是新星,星光耀校园”特色教育真正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。

  三、工作要点

  (一)规范创新我校教学管理工作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

  1.备课:要求教师开学前先研读本学科2022年版课程标准,明确本学段总目标。课时目标定位要面向全体学生,教学目标要简明、恰切,确保当堂完成。老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,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最近发展区,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,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。

  2.上课:继续运用“三段一思”模式上课,继续完善班级内学习共同体的训练。强化小组合作学习,要求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先自主学习,不会的合作学习,老师退到最后教重点、难点。课堂上老师务必要营造一种安全和谐的学习场,让学生勇于思考,敢于表达。

  3.听课:加大“推门听课”频率,上午听1节,下午听1节,加强督导力度,听课后提出合理性建议或意见。提升常态课教学质量。教学副校长、教务主任一学期听课不少于90节,教师不少于16节。

  4.准备在校内成立语文、数学学科工作室,研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内驱力,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。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

  5.开展“公开课”“集体备课”等校本教研活动,继续完善个人初备——集体备课——人人公开课——评课——示范、观摩课的研课体系,以集体的智慧,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,引领教师不断向高效课堂迈进。

  6.继续把作业设计、劳动教育纳入教研活动,结合我校实际情况、教师特长,灵活开展劳动教育课,增强学生自我管理,生活环境的清扫与物品整理,食育教育,学习生产劳动,观察植物生命的成长与收获等内容。

  7.规范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行为,强化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管理。成立思政课检查评估小组,注重形成性评价(注重平时考核记录,方式多元化。教师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,关注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并及时进行评价,通过学生的表现对教师进行考核)。认真做好终结性评价(通过对学生进行定期质量检测,以检测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授课行为或效果)。制定思政课堂常规检查评制度。包括教学计划、备课簿、课堂教学、作业、上课常规、听课、评课都制定了明确标准。

  (二)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,提高作业管理水平

  1.作业的设计与布置:严格控制作业总量,提倡作业不出校门。要求有针对性,分层设计作业,做到少而精。作业设计力求形式多样:阅读、预习、画、唱、实践、观察、体质训练、家务劳动等。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、随意性作业、大量机械重复性作业。

  2.作业的批改:要真正发挥作业诊断、巩固、学情分析等功能。批改及时,采取鼓励性语言进行评价,要求精批作文,有眉批、间批和总评。按照教育局精细化管理要求严格管理,定期检查,定期展览,以促进作业质量的提高。

  (三)创新答疑方式,丰富社团课程,提高课后服务水平

  1.辅导答疑:引导老师创新答疑的方式方法,调动学习小组的力量,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当天学习中的疑难问题,理解消化课堂学习中遗留的问题,辅导时注意差异性,做到分类指导,因材施教。

  2.社团:全面利用学校师资力量开设社团课程,为学生提供菜单式的选择,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,对社团课高标准、严要求,尽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、学好。

  (四)改革评价方式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

  引导教师认真学习领悟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,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既注重学科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,更注重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。创新终结性评价的方式,增强一二年级不动纸笔考试的趣味性、游戏性,三至六年级的期末考试以学生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,体现新课程理念,考试结果实行等级评价。

  (五)注重良好习惯养成,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

  小学阶段是人生打基础的时期,新学期,帮助孩子们保持发扬原有好习惯:晨读、午读、一年级数学课前一分钟口算。晨读时间5分钟课外阅读分享加5分钟诵读经典诗词,通过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提升知识积累;午读采取自由式阅读,无压力阅读,提倡写读书笔记,鼓励动笔就是进步,提升孩子们的习作能力;一年级数学课前一分钟口算,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数感,提高计算的准确性。

  加强课堂好习惯养成:继续培养站、坐、读书、写字、回答问题、展示汇报等姿势端正的日常习惯;注重培养自主读书学习、乐于交流、整理物品等习惯。强化好习惯养成,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。

  (六)开展学生教学活动,活动中培养能力

  本学期,三至六年级将开展“英语口语”竞赛活动,一至六年级将开展“做好中国人 写好中国字”书法比赛活动、创新作业展览,以活动提升学生能力,促进学生发展。

  总之,通过精细化教学管理,做好常规检查和反馈,及时弥补不足,总结经验,持续改进。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,充分调动“我要学”环节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,积极性,力争做到减负、提质、增效。通过不断提质的课堂、丰富的课后服务课程,努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目标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